12年之后,作家林培源终于就抄袭公开道歉,但网友并不买账
原标题 12年之后,后作作家林培源终于就抄袭公开道歉,家林但网友并不买账 “在我的培源写作生涯中,这篇小说一直是终于账我的一个耻辱。由于我本人的抄袭懦弱和缺乏勇气,十余年来没有对此事做公开回应。公开对这件事在这么长的道歉但网时间里给默音老师带来的困扰和伤害,我深表歉意。友并我也为当年草率、不买轻浮、后作虚荣而做出如此愚蠢和错误的家林行为表示悔过。”3月20日晚,培源青年小说家林培源就2009年作品《黑暗之光》抄袭作家默音《人字旁》一事写下的终于账道歉信刷屏网络。 事件缘由: 12年前,抄袭林培源《黑暗之光》被爆抄袭默音《人字旁》 近日,公开豆瓣用户@似云、@加斯列莫夫就日志被论文、出版物抄袭公开发声,也触发了作家默音的感同身受——“被抄袭让人气愤和恶心,并且有无法弥合的丧失感。” 默音在3月17日转发了12年前于鲤小组发布的《作者声明:〈人字旁〉被山寨了》,表示2009年12月《最小说·三周年特刊》中林培源的《黑暗之光》“山寨”了她同年8月在《鲤·因爱之名》上发表的《人字旁》,“读过后,我内心最大的冲击在于,这不仅是抄袭,更是拙劣的改写。” 这篇声明下面有《鲤》编辑部的回应:“我们编辑部这两天都在关注这个事情,也找来了那篇《黑暗之光》,我们会继续处理这件事情。”然而,据默音称,此后《鲤》编辑部试图联系林培源,他手机关机数日,但是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只在最小说的贴吧里有一些零星讨论,被指“山寨”的林培源和《最小说》始终未公开回应此事。 12年后,林培源的文学评论集《小说的常识》即将出版,作者简介中显示目前他有作家、学者、文学博士三重身份,且已经出版了多部作品,其中2020年的《小镇生活指南》更是获得《亚洲周刊》2020年十大小说奖,成为一名著名青年作家,一位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 默音在“旧事重提”的当天在豆瓣放出了《人字旁》的全文,而涉嫌洗稿的《黑暗之光》虽然全网无资源,但热心的豆瓣用户找来了《最小说·三周年特刊》,公开了《黑暗之光》的全文。当天,默音也在微博@默音漫游号 详细讲述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并公布了两篇文章的杂志版照片及情节对比。只要大致阅读一下这两篇小说,就不难看出《黑暗之光》是对《人字旁》的改头换面。 事件进展: 12年后,林培源终于就抄袭一事向默音道歉 20日18时许,林培源在自己多个平台的账号上发表“林培源:一封迟来的道歉信”一文,文中称,“这几天豆瓣上关于我2009年发表的《黑暗之光》涉嫌抄袭默音《人字旁》的批评和质疑,让我身心饱受煎熬。”林培源写道,“因这件事给默音老师造成的困扰和伤害,我深感愧疚!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勇气直面这个问题……一切因我而起,我必须给默音老师,给关爱我和批评我的师友们,给文学界一个认真的交代。” 林培源在道歉信中回忆了抄袭经历。他称,写作《黑暗之光》的时候,他22岁,读大学三年级,彼时他通过第一届“文学之新”选拔赛成为一名签约作者,顺利出版长篇小说《薄暮》。“当时深圳本地的报纸做了采访和报道,对出版处女作的文学新人来说,是一种荣耀,但这种荣耀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我冲昏了头脑。”2009年12月,林培源在《最小说:三周年特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黑暗之光》。 林培源回忆,“我一直想写一个有关狼孩的故事,就是不知道怎么落笔……有一天,我翻读新买的《鲤》杂志(2009年8月出版),翻到上面刊登的小说《人字旁》,这篇小说给我带来了启发,在其中“雌雄同体”故事的影响下,借用《人字旁》的情节,写了一个狼孩被人收养,剃光毛发成为人的模样,最终又因为不被世俗社会接纳而失踪的故事。” 林培源说道:小说《黑暗之光》发表后不久,默音老师在豆瓣上发布了题为《作者声明:〈人字旁〉被山寨了》的文章,《最小说》论坛也有人讨论这件事。“等到有人告诉我,这涉嫌抄袭的时候我很震惊,但同时我也很困惑,情节借鉴和模仿与抄袭之间如何界定?如果只是故事新编,沿用一些情节,但注入自己的思考,这样算不算抄袭?当时我想过要写一个公开信,澄清这件事,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疏忽。身边得知此事的朋友劝我不要回应。我一向胆小怕事,很怕引起争吵和纷争,尤其是在网络上,于是就听从建议,沉默了。” 林培源称,他必须承认的是,当年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却被一下子推到了青春作家的位置,心智不成熟,同时写作也存在很多困境。“我日后也一直反思当年自己当年急于成名的功利心态和青春写作存在的弊端。最大的愧疚,是这件事对默音老师造成的困扰和伤害,我一直没有勇气去直面。”林培源表示,他想再次对默音老师说:“这么多年我没有就此事公开回应和表态,对不起!请您原谅我!”除了公开道歉,他也会私下和默音老师取得联系,争取她的原谅。也恳请部分网友,停止对他和他的家人的恶意打击和网络暴力。“青春写作的那些成绩、愚蠢和过错,都应该告别。我反对抄袭,从今以后我将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会继续从事严肃文学的创作。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 网友发问: 若不是原作者旧事重提,是不是还有更多个十年的沉默呢? 2011年,出版人彭伦曾在微博上公开喊话:“写作者不能永远背负着抄袭的包袱长久写作的,这种包袱对写作是一种慢性毒药。向原作者道歉没那么困难。” 但12年来,这个抄袭事件几乎无人再提,默音与林培源也都在各自的文学道路上不断前进,但我们都知道,这件事对于默音来说,始终都是她内心深处的一根刺。从20日晚林培源发布道歉信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默音的最新回应。 但网友们的讨论已经刷屏网络,对于林培源迟到的道歉,网友们似乎也并不太接受,“看了道歉信,并没有看到对被抄袭者真诚的歉意”“写小说的最基本常识就是不许抄袭,无法想象一个没有道德的人谈文学”“向原作者道歉有那么难吗?10多年啊,再多的理由,再多的困难如今看来都是借口,只能沦为洗稿的遮羞布,若不是原作者旧事重提,是不是还会有更多个十年的沉默呢?”当然,也有一些林培源的读者给予了极大的宽容,“只要诚心悔过,一切都会重新开始”“能够坦白姑且也算好事,真诚的道歉后,希望继续输出更好的作品”。 更有网友在评论区艾特郭敬明,因为《最小说》的背后是郭敬明创立的最世文化,郭敬明既然都已经就抄袭行为公开道歉,并向庄羽成立的“反剽窃基金”汇款300万,是不是对于曾经的旗下作家的抄袭行为也该表个态呢? 多说一句 “抄袭”将是他挥之不去的噩梦 抄袭是可耻的!这句话人人都知道,但为什么依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出抄袭的新闻?而且现在都是一样的套路:在一番舆论发酵后,抄袭者的常规操作就是,采取卖惨叙事、无知理论、混淆视听、颠倒是非等方法为自己辩护,但这种毫无真诚可言的道歉,连网友都看不下去,又怎么能获得对方的谅解呢? 对于默音来说,12年的时间太长了,尤其是针对一个刚刚写作的新手作家来说,一个毫无底线的抄袭,可能会让这个新手作家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是放弃写作。但是很显然,默音是坚强的,她独自承受了所有的压力,坚持写了下去。细看那篇道歉信,字里行间中,我看到了很多刻意的煽情,还有一些牵强的解释。通篇看下来,只觉得像是一篇洗白的文章,而不是诚恳的道歉。似乎在抄袭者的认知里,沉默是觉得没必要回应,道歉了就要逼着你接受道歉,最后就变成,原创者接受了道歉,则说明人家的态度是诚恳的,若不接受道歉,反倒成了内心狭隘的人。这样的逻辑,想想真觉得可怕…… 抄袭本可以成为写作道路的一个教训,但若迟迟不敢面对,这个教训就会像肿瘤一般不断膨胀,直到化疗后,成为抄袭者永生的印记,挥之不去的噩梦。作为冷静的旁观者,为了文艺的健康发展,为了传播正能量,我们即使原谅抄袭者,也必须打个折扣。毕竟谁又能保证这迟到的道歉,不是道歉者以退为进,暂避社会舆论锋芒的表演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代糖失速、无糖崛起,元气森林差了一口气
- 科创板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33%
- 专利申请持续提速:“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码
- 市场监管总局:到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
- “冷静增长”的爱奇艺三季度营收下降仍然盈利,但亟需下一个增长点
- 海尔智家前三季度热泵收入增长超30%,加码厨电门店拓展
- 三大股指涨跌不一,计算机行业崛起33股批量涨停,如何把握A股投资机会?
- 腾讯会议部分功能收费冲上热搜,开会员还只能包月?
- 穆迪分析退出中国?业内回应称裁员未波及债券评级业务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领侨处:一名中国公民在韩国踩踏事故中遇难
- 科创板做市交易开闸!科创50指数强势拉升1.67%,券商股受益走高
- 70亿美元巨头Argo AI倒下,会殃及国内自动驾驶企业吗?
- 日本启用“问题核电站”遭批,日媒:岸田核电政策开始“暴走”
- 汉江首条过江公路隧道正式通车
- 五大险企三季报收官!人保、太保、平安产险保费两位数增长,寿险仍在艰难寻底
- 欧元区三季度GDP环比初值仅为0.2% 较前值“脚踝斩” 强化市场衰退预期
- 科技巨头裁员潮:超4万人失业,华尔街还相信硅谷吗?
- 谷歌面临印度监管机构2.75亿美元反垄断罚款,计划提起法律诉讼
- 长城汽车:斥资7100万港元回购835万股H股
- 杭州绿城不买车位,房贷预审就通不过?开发商捆绑销售车位出现新套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三战IPO,昔日淘宝国货美妆第一名如何挽回失去的十年?
- 富途、老虎证券遭遇监管重锤!两平台已暂停内地新开户,对跨境互联网券业带来多大影响?
- 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可期 互联网巨头入局加速商业化进程
- 成都2022年二手房成交创纪录:成交套数同比增加200%,正式迈入存量房时代
- 东部多地居民12月遭遇“电费刺客”,原因是什么?
- 出货量下滑12%!VR/AR市场寒冷的一年终于过去,2023年苹果公司产品面世能被拯救吗?
- 485家中国公司赴美参展CES,比2021年有所回升
- 英特尔旗下Mobileye预计2030年驾驶辅助产品营收超170亿美元
- 世茂集团:2022年12月的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70.3亿元
- 博时基金陈西铭:进入后疫情时点,如何把握医药投资新主线?